今天是勞動節,除了感謝辛苦的勞工朋友們
同時我也想說一個我還是勞工時故事
【我 和 調節池 棒壘球場的故事】
大概是三十年前吧
調節池還是【一片荒地】的時候
我二十出頭 還是花王的員工
因為加入了三商職棒後援會,開始接觸棒壘球
覺得壘球比起棒球來的安全,趣味性又與棒球相仿
是一種適合全民的運動
後來得知 花王 台北公司有壘球隊
就想著在湖口也來推廣壘球運動
想到就行動是我一直以來的個性
要打球總要有球場,沒有場地那怎麼辦?
那就自己弄出球場!
於是我找上管理中心的組長
『組長啊,調節池那邊能不能給我當球場使用啊?』
我扛著球棒走進管理中心問道
接著就開始整地啊除草啊
但球場內野區是需要紅磚土的
沒有怎麼辦? 去載!
於是找了我的小舅子 開著貨車到了苗栗通霄鎮
開始一車一車地載過來,載了上百車有吧
有紅土了但不平整怎麼辦?
我就騎著摩托車,後面拖著從床墊中拆下來的彈簧層
在球場來回馳騁。。。。。。
就這樣,工業區調節池的第一座壘球場誕生了!
有了球場以後就簡單多了
最終有16家工廠有意願一起組建聯隊
開始認養這塊地
共同出錢出力擴大、美化球場
場邊的觀眾看臺也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當時旁邊還有個連接湖口休息站的小通道
常常我們打完球休息就跑到休息站小憩一番
(不過沒多久就被制止了)
後來這個球場慢慢有了知名度
也開始有些學校老師、教練和我們接觸
希望能借這個場地給校隊訓練
也是這個時期
我當了一陣子的學校球隊顧問兼教練兼裁判
還特別去受裁判訓,取得了棒壘球裁判證
這個調節池球場培育出不少人才
甚至還有奧運國手 — 女壘王牌吳佳燕
(聽說最近復出在打企業壘球了)
以上,從花王員工開始自己找地 整球場
推廣棒壘球、組聯隊
再到和學校合作訓練小選手
這就是【我和調節池球場的故事】
我還是勞工時的故事
————————————————————
近期經濟部預計將這個球場收回
要改設置太陽能板,以配合中央綠電政策
我實在不想看到自己親手整出來的球場,能夠讓數百人運動的地方
變成什麼浮筒太陽能板區
為了此事,我找了媒體、立委,甚至寫信給總統府
就是希望能夠保留這個屬於湖口的 最好的一個球場
目前能做的我已經都做了
如果有鄉親也不希望球場被收回,被改種太陽能板
請幫我留言或分享出去給更多人知道
也希望讓中央看到我們地方民眾的意願!